近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公布《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第二批项目学校及案例团队名单》(教技资〔2025〕41号),全国共有184所高等学校的340个教学团队入选,四川省入选36项。我校王芬博士申报的“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工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和王情香博士申报的“农产品现代流通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共2项入选。
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工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依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人机交互、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具有工程逻辑的高精度虚拟实验教学资源体系,通过创设覆盖“设备认知—工艺调控—故障处置”的多维度实验空间,将虚拟与真实、单元与综合设计、教学与研究开发、校内与校外四方面相结合,着力建成四大模块、五个层次的实验教学资源体系,形成课堂理论教学、虚拟仿真训练、实验操作实践、模拟工厂实训、企业生产实习五阶贯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一观三能”,形成项目式学习、虚实联动的创新教学模式。
农产品现代流通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室项目焦冷链物流、数字孪生等技术,低成本模拟冷链物流、仓储分拣等复杂场景,替代传统高成本实体试验,响应政策、技术、市场和人才培养的四重需求,实验室将面向物流管理、数字经济、供应链管理等多个专业开设多门课程,构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一体化平台,为乡村振兴、物流现代化、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促进最新产业应用与实训教学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我校在两批次项目案例团队申报中,共三个项目案例团队入选,充分展现了我校在虚拟仿真教学领域的持续深耕与显著成效。未来,学校将继续以此次获批为契机,持续深化虚拟仿真教学改革,进一步拓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强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与虚拟场景的融合,完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发展模式,不断推进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