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概况

历史沿革

  • 2023

    9月,莲湖东区正式启用,文理学院校区面积增至1300余亩;

    10月,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成立,二级学院增至22个。

  • 2019

    4月,学校成立巴山作家群研究院,开展对“巴山作家群”的研究工作。

    4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4月,学校在莲湖校区南、北两侧新征土地308亩,校园占地面积达到1000亩。

    12月,学校成立书法艺术研究院。

  • 2018

    6月,学校被增列为四川省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 2016

    7月,学校被列为四川省高校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单位。

    7月,学校根据转型发展需要,对二级学院、部分职能部门和科研机构进行调整,按学科专业归属对原有二级学院调整设置为:文学与传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康养产业学院、体育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财经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生态旅游学院15个二级学院,以及创新创业学院、文科实验实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3个教学单位;新设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课程管理中心、考试中心、校地合作处、后勤服务处等管理服务部门,以及秦巴文化产业研究院、达州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2个校级科研机构;档案馆从办公室分离独立设置正处级单位,离退休工作处从人事处分离独立设置正处级单位,监审处分设为审计处与监察处,均为正处级单位,成立四川文理博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归口管理学校经营性资产。

    11月,学校与国家城市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建川东分中心和油气田废水处理技术研究中心。


  • 2013

    3月,学校启动撤系建院工作,撤销系级建制,成立15个二级学院,具体包括:文学与新闻学院、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财经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化学化工学院、音乐与演艺学院、美术学院、计算机学院、体育学院、教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12月,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 2012

    5月,成立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面向全省青少年持续开展文学艺术普及活动。

  • 2010

    5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办批准增列学校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0月,学校成立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现建有“特色植物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特色植物产品开发”“药物筛选与合成”“环境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等实验室。

  • 2009

    6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播音主持专业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分别从中文系、音乐系、教科系分离出来,合并组建文化与传媒系。

  • 2008

    1月,学校成立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0年建成为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8月,学校办公整体西迁,办学主体转移到新校区。

    12月,学校成立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岗位设置工作,破除身份管理,将全校岗位分为:专业技术岗、管理岗和工勤岗,分别设立13级、9级和4级。

  • 2007

    8月,初等教育系从原化学系分列出来独立设置。

  • 2006

    2月,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同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发文撤销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制,建立四川文理学院。

  • 2004

    9月,新校区(现莲湖校区)一期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中文系、外语系、数学系2500多名师生迁往新校区办学。

  • 2002

    1月,学校成立体育系、教育系、现代教育技术系。7月合并教育系和现代教育技术系,组建教育科学与技术系。

    4月,新校区奠基并正式破土动工,一期工程计划总投资3.5亿元。

    10月,学校启动专升本筹备工作,中共达州市委、市人民政府将达县师专扩校升本列入“一号工程”。

  • 2001

    1月,学校在西外达万铁路以北的新酢选定新校区(现莲湖校区)校址,一次性规划校园土地1200亩,首期征地692亩,创建新校区。

    2月,学校成立计算机科学系、初等教育系,分别挂靠计算机中心和化学系。

    12月,学校与江西、陕西、重庆三省市签署协议,开始跨省市招生,此后生源逐年扩展到全国20余省市。

  • 2000

    2月,学校提出征地扩校、独立升本构想,确立“分三步”的发展战略,倾全校之力推进实施“三大任务”。

  • 1993

    10月,学校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1992

    11月,四川省教育委员会批准学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

  • 1988

    9月,学校打破按国家计划统一招生和分配的制度,招收自费生和委培生,在校生规模突破1000人。

  • 1987

    学校简化党委所属机构,强化行政机构职能,开展定编定员工作,向校长负责制过渡。

    达县师范学校整体搬迁至西外马房坝,学校重新规划校园布局,先后拆除校内平房、瓦房,新建图书大楼、实验大楼,优化功能分区,美化育人环境。

  • 1983

    12月,学校根据中央关于干部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的要求,实施机构改革,成立中共达县师范专科学校临时委员会。

  • 1980

    10月,学校成立首届学术委员会,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术组织,开展学术研究。

  • 1979

    4月,达县地区行署将达县师范学校作为学校中师部,对内接受达县师范专科学校党委的领导,对外保留校名和印章。

  • 1978

    12月,教育部批准将学校纳入全国普通高校行列,隶属四川省高教局,校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

  • 1977

    3月,达县师范学院开始招生,首届中文、数学、外语、艺体四个系科200名学生入学。

  • 1976

    中共达县地委决定以达县师范学校为基础,筹建达县师范学院。

    12月,中共四川省委批准成立达县师范学院,由地方主办,学制长短结合,长班不超过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