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校获4项省级高等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立项

发布时间:2025-07-09 作者:王运璇 编辑:张天林;审核:姜仕华、周頔 点击:

近日,省教育厅公布了2025年省级普通本科高校创新性试验项目立项名单。侯翔教授主持申报的“新一代智能警用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实验”、彭小利副教授主持申报的“基于无线网络+多粒度智能计算的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决策综合创新实验”、赵全军副教授主持申报的“基于人才矩阵的AI实验课程体系三阶递进创新模式探索”、龙婷副教授主持申报的“金属有机缓蚀剂的‘六位一体’综合创新实验设计与实践”等4个项目喜获立项。

“新一代智能警用机器人关键技术创新实验”以“科研成果赋能教学、实战需求驱动创新”为核心,旨在通过深化校警、校企合作,整合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与实战实训体系,利用新一代智能警用机器人关键技术科研成果,面向智能无人系统技术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等全链条,对智能机器人实验内容和体系进行创新性重构,注重多学科交叉,构建具有前沿性、实战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体系。

“基于无线网络+多粒度智能计算的机器人智能感知与决策综合创新实验”依托团队在无线网络通信、多粒度粒球计算理论(Granular-Ball Computing, GBC)及机器人智能决策领域的持续科研突破,构建“科—教—产”的融合范式,将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转化为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项目聚焦“数据—算法—决策”三位一体的创新链条,转化成果涵盖无线网络智能感知与传输、多粒度智能计算与决策、机器人智能决策三大核心领域,形成“感知—建模—决策—执行”的闭环控制。

“基于人才矩阵的AI实验课程体系三阶递进创新模式探索”将科研成果和产业需求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旨在构建“基础夯实—能力进阶—综合创新”三阶递进人工智能实验课程体系的创新模式,解决传统教学与前沿技术脱节、实验内容学用断层、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单一等核心问题,建立“产业技术雷达”系统,实时追踪人工智能+、物联网、网络安全等重点行业技术趋势,实施“课程迭代响应”制度,通过“以研促教、以教验研”闭环理念,构建“全链条”科教转化生态圈,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打造基础能力、源头创新、应用开发三维“人才矩阵”。

“金属有机缓蚀剂的‘六位一体’综合创新实验设计与实践”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原则,以强化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综合实验技能、实验创新能力为目的,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科交叉,突出教研有机融合,探索实验教学“一课多能”,促进授课学科全能化,将专业培养与绿色可持续深度对接,强化安全环保理念;实现科研反哺教学,实施“六位一体”创新实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实验教学创新实践,全面对接前沿科研,提升学生科研能力。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实践教学,重视创新性实验项目的申报与建设。该项目建设是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深化产教融合,强化科教融汇,着力培养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学校将进一步发挥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持续加大实验教学投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基础—创新—应用”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分享到: